维新变法的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震动和愤慨。康有为鉴于情势危急,心怀“胶东之耻”写了《上清帝第五书》。他说:“割台之后……事变之来,日迫一日!”“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他提出即应采择的三策:“第一策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而已……其第二策曰大集群才而谋变政……其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凡此三策,能行其上,则可以强;能行其中,则犹可以弱;仅行其下,则不至于尽亡。”表示“不能为亡国之君”的光绪帝,看到这个奏折,很受触动,赞赏康有为的胆识,准备召见,询谋变法。
稍后,康有为在2月又呈递《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彼得变政记》,并附上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所著《泰西新史揽要》等书,同时写了《上清帝第七书》。这次上书主要内容建议皇帝以彼得大帝为楷模,出国考察,借鉴外国,以君权变法,接近人民。他说:隋炀帝“畏闻盗贼”,明万历帝“久不视朝”,提供着反面的“倾国”教训。当然,康有为是依据需要而美化彼得大帝,把历史看成帝王将相创造的,这也恰恰暴露了他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戊戌保国会
在反对德国强占胶州湾的抗议声中,1898年1月,康有为联络广东旅京人士组成粤学会。接着,自称“南海先生弟子”的内阁中书林旭主持成立闽学会,御史杨深秀、御史宋伯鲁、总署章京李岳瑞等主持成立陕西、山西联合的关学会,久居京师、熟悉朝局的内阁侍读学士杨锐在旅京四川会馆成立蜀学会,这些分散的地域性的爱国救亡组织的出现,表明维新运动的高涨。这时,在上海就医的梁启超和康有为的弟弟康有溥也赶到北京,协助做联络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