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纺织业
夏国毛皮原料丰富,毛纺织业发达。产品有氆氇、毛布、毡、毯等,它们是党项人制作帐幕、衣服、被单、帽、鞋、袜等的原料,也是对外交易的重要物资。西夏建国后,在原先皮毛加工业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纺织手工业。1972年,在甘肃武威发现的西夏文物中,有木刮布刀、石纺轮等纺织生产工具。1975年在宁夏西夏陵区正献王墓,出土了罗、绫、锦等丝织品残片。其中茂花闪色锦为我国首次发现,这种锦织制品工艺精致,表明西夏丝织手工业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陶瓷业
灵武县发现的夏国瓷器,器壁很薄,瓷胎呈灰白色,胎质欠细腻,有的成型不规整,釉为白色,但不稳定,器表下部及圈足部分都不挂釉,器底有砂痕,其质量显然不能与宋瓷相比。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发现的酱褐色釉剔花瓶,瓶身上刻有牡丹花纹画式,其形制与花式凝重大方,是夏国瓷器的精品,均是稀世珍品。
冶铁及金属制造业
印刷业
夏国从宋、金输入大量汉文典籍。夏国刻印书籍,以佛经为多。现存的印本书籍有崇宗正德六年(1132年)刻行的《音同》,仁宗乾祐二十一年(1190年)刊行的《番汉合时掌中珠》、桓宗天庆七年(1200年)雕印的《秘咒圆因往生集》等。乾祐二十年(1189年),仁宗就大度民寺作大法会,一次就散施刻印的夏、汉文《观弥勒上升兜率天经》十万卷,汉文《金刚普贤行愿经》《观音经》等五万卷。佛经之外,还刻印诗、文、小说、谚语、文字、音韵、法律、医术、日历、卜筮、咒文等书籍,以及大量以西夏文翻译的汉籍,包括儒家经籍、诸子、史传、兵书、医书以及版画等等。政府设有“刻字司”,作为官家的出版机构。
手工业
采盐业在西夏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西夏最兴盛的手工业。西夏国的采盐业实行官营,在朝廷专门设盐铁使,专管盐铁,据估计西夏每年至少产盐十万石。西夏的“青盐价贱而味甘”,比当时宋朝解池的盐强百倍,尽管宋朝官方为保护山西解县池盐,严禁西夏青盐进入,但民间走私一直不断。盐是西夏换取周边国家粮食的主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