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画说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看得见的中国历史)

乱世争雄

字体:16+-

董卓之乱

刘秀统一中国,建立了东汉政权以后,吸取了王莽篡位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皇权。可是,东汉的皇帝只有早期的几位能够政从己出,其余的皇帝大多因宫廷生活的奢靡等原因而成了短命之人。继位的皇帝年纪都很幼小,因此政权便落在母后及其父兄(即外戚)手里。等到皇帝长大以后,想要收回政权,只有和自己身边的宦官商量,于是皇帝在宦官的协助下,推倒了外戚。宦官因为推倒外戚有功,并且又能包围和愚弄皇帝,所以实权便落在宦官手里,不久,这个皇帝又短命死了。于是再来一次外戚专权以至宦官擅势的过程。东汉中后期一百余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外戚和宦官争夺统治权的历史。在外戚和宦官的斗争中,宦官越来越占上风。

宦官势力的膨胀,逐渐形成了“群辈相党”的政治集团。在政治上,他们把持朝政,“权势专归宦官”,“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辜较百姓,与盗贼无异”。“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阿旨曲求,则光宠三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汉之纲纪大乱矣。……子弟支附,过半于州郡……皆剥割萌黎,竞恣奢欲,构害明贤,专树党类……同敝相济,故其徒有繁,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单书。所以海内嗟毒,志士穷栖。”(范晔《后汉书·宦者列传》)

当时地方官吏贪污成风,“官非其人,政以贿成”。各种类型的地主包括贵族、世家大族、地方豪强、富商等,无不广占田地,役使农民,敲诈勒索,奢侈逾制。因而,广大人民生活极度贫苦,终于在公元184年爆发了以张角弟兄为首的黄巾大起义。

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便动员所有的地主武装对农民起义进行镇压,并于公元188年,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改刺史为州牧,并给予州牧领兵治民的权力。这些州牧有了领兵权之后,便乘乱纷纷扩张自己的武装力量,形成一个个割据一方的土皇帝,中央政府对其难以控制,东汉政府想借改制而加强统治的梦想破灭了,地方割据势力得以发展,为以后的军阀混战埋下了祸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