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读了几年的书,就能写出很好的作品;有人念了一辈子的书,仍然毫无自己的见解。其中差别的原因在哪里?就在于读书过程中自己是被动接受人家的观点,还是不断打开局面主动思考。同样,课堂上有的同学能举一反三,思维敏捷,有的却毫无创意,人云亦云,也在于课堂上的主动与被动之别。
新学期伊始,同学们看到教室黑板的右边挂了一张人体解剖图,可上课后,老师并没有提到它,也没讲到任何与它相关的东西,同学们也就懒得去注意它了,久而久之,也对它熟视无睹了。这样一直持续到期末。学期考试时,老师发下了试卷,同学们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一道题:请默写出人体各部分骨骼与肌肉的名称。学生忙抬头看那张解剖图,发现它已在上课前被老师取走了。“我们从没学过这个!”他们纷纷抗议。老师收上试卷——当然无一例外的都是白卷,并将试卷撕碎,一字一句地说:“请大家记住:学习永远都不只是被动接受人家教给你的东西,我们还要具有自己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其实老师期末考试的真正用意是告诉自己的学生:“被动接受”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习”。课堂上的单向传递模式并不足取,学生不只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他们应是有活力有思维的主体。
物理学家霍金曾讲过他自己大学期间的一件事。有一位老师口才极佳,课堂上旁征博引。但可惜的是,他讲得太深奥了,很多东西已超出当时同学的接受能力。有同学抱怨说,自己一堂课能听懂一半就已不简单了,那位老师听说后,微微一笑道:“如果我所讲的,你们都明白,那我还上这堂课干什么呢?你们想让你们的大脑干些什么呢?”霍金深受启发。
学生只会被动接受而缺乏创造性思维是与当代素质教育的精神相违的。我们在课堂学习中应该注意:老师听讲的,所灌输进你的大脑的东西,永远都不是你自己的东西,只有当你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把这些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时,你才算真正弄懂弄通了它们。并且你在独立思考过程中,也定能“无心插柳柳成荫”,收到额外收获,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时,你就会有成就感,自信心,从而更能激活你的思维,如此这般,做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