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幻灭:晚清洋务运动兴衰记

9.打造亚洲第一舰队

字体:16+-

同治十三年(1874年)临近年终的时候,朝廷内部召开了一次高峰论坛,论坛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发起的,研讨的主题是筹办海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地方大员纷纷上奏发表自己的见解,直隶总督李鸿章同陕甘总督左宗棠针锋相对,进行最为激烈的论争。

恭亲王上台以后,奉行“趋利避害”的守势外交,十几年来中外关系比较和谐,无战事发生、无大的摩擦出现。相继镇压了太平夭国和捻军的起义,洋务运动方兴未艾,内部、外部环境都呈现岀从未有过的景象。为何在这种时候急迫地提出海防问题?原因在于东瀛小国日本的侵台炮声,惊醒了帝国的大梦。

美国军舰敲开了日本国门,随后经历了明治维新,比清朝开放彻底。国家不大,野心不小,早就觊觎中国的藩属国琉球,图谋据为己有。1871年11月,琉球岛民六十多人在海上遭遇风暴,漂泊到台湾岛。不幸被岛上高山族人杀死了五十四人。日本以此事为借口保护琉球岛民,密谋出兵台湾。一个叫做李仙得的法国人掺和进来,怂恿日本打台湾。李仙得曾为美国驻厦门领事兼台湾领事,了解台湾不设防的细情,提供了台湾地图和航海、气象情报,遂被日本聘为外交顾问。1874年,日本紧锣密鼓地准备侵台,引起国际舆论的抗议声。英、法、意、西、美等国驻日公使公开表示,如果日本同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将严守中立立场,一切责任尽在日本国。贪心必然伴随冒险,日本不管不顾了,派兵三千名悍然侵犯台湾。

此时的大清国还蒙在鼓里,北洋大臣李鸿章听到消息时,竟然不信日本会侵台。不知清政府当时是怎么想的,不派兵御敌驱倭,要跟侵略者坐下来谈“媾和”。日本谈判代表大久保利通来个狮子大张口,要清政府赔偿两百万两银子。没理的主儿比占理的更骄横。经过几轮谈判,中日签订《北京专条》,日本结束侵台,大清国无缘无故地当回冤大头,赔偿50万两了事。这一事件证明大清国是个任人可捏的“软柿子”,宁肯赔钱也不敢打仗。经过这次试探,日本人胆子更大了,不久将琉球占为己有,改为冲绳县,二十年后便发动了甲午战争。当时此事警醒了清政府,才引发关于海防的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