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到城里,把上述种田的原理套到工厂上。假设工厂生产的猪柳汉堡是10元1个,而此时愿意接受10元/小时工资的劳动力是10人,而第10个人的边际产出是1小时1个猪柳汉堡,或者说边际产出是10元(1个汉堡×10元),此时边际产出等于工人工资。如果工资降到1小时8元,那么此时愿意进厂的工人就只有8人,但是这第8个工人的边际产出是15元(1.5个汉堡×10元)远高于工人的工资,工厂一定会拼命招人。大家竞相招人的结果就是工资上涨。原来嫌工资低压马路的人又回来上班了,工资一直涨到1小时10元钱,经济重新回到充分就业状态。反过来如果工资上涨,譬如1小时12元,这太好了,简直就是天上降馅饼,愿意工作的工人是12个人。别高兴的太早,企业主们会觉得劳动力成本太高了,这么生产下去估计就破产了,因此就会减少工人(降低产量),直到工资降回到10元/小时。天上降馅饼的事只会在梦里出现!
这样看来工作是有保障了。对于企业主们来说,他们可不管工人们有没工作,他们雇佣工人是为了赚钱,而赚钱的前提就是商品能卖得出去。要是大家的口味突然来个乾坤大挪移,觉得猪柳汉堡简直难以下咽,生产出来的猪柳汉堡一个都卖不出去,那可就抓瞎了。然而,在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看来这是不会发生的,因为他们相信供给自身就创造了需求。而这一论断被称为“萨伊定律”。萨伊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如果你认为这句话是说不管你生产啥都能卖出去,那就错了。
这个论断并不是萨伊首次提出,其首创者是詹姆斯·穆勒,他是这样说的:“生产,分配,交换只是手段。谁也不为生产而生产,所有这一切都是中介的活动,目的是消费。生产者是为求达到消费目的,形成对其他商品的需求才进行生产性的劳动,至于为何创造了自己的需求?因为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生产者的生产引起了对其他生产者的商品需求,整个经济体系也就达到循环,某一数量商品的供给也就带动了对相同数量商品的需求。”萨伊进一步将这句话精炼为“一个产品一旦被创造出来,从那一刻起,它就以自身的全部价值为限,为其他产品提供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