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货币的真相:货币规则如何改变你的生活

第八节 信贷也会“配给”

字体:16+-

谈起配给这个词,老一辈中国人都会很熟悉。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商品供应不足,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所需的商品,所以很多商品是采用配给制。比如,最熟悉的就是粮票,每人每月给固定量的粮票,只有拿着粮票才能去商店买粮食。但是,这个时代早已远去,配给也更多的是一个历史名词。怎么信贷市场又来配给了呢?

没错,信贷市场存在“配给”,这个不是中国独有,而是世界各国信贷市场的普遍现象,即使是号称金融强大、市场自由的美国也不例外。上一节谈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发放贷款的时候并不是根据“价高者得”的原则,愿意支付更高利息的借款者不一定能得到贷款,而是根据风险和利率综合考虑。举个例子,假如没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于每一位借款人银行都非常清楚他未来还款的概率。比如,对老王,银行知道他未来能还钱的概率是90%,不能还钱的概率是10%。那么老王的利息应该是多少?如果银行要求的净利润是本金(1元)的2%,那么90%×1×(1+利息)-10%×1=102%,利息约为24%。而老李还钱的概率是70%,不能还钱的概率是30%,那么给老李的利息就应该是96%。总之高风险高利率,低风险低利率。你也许会说,要老李真是摊上那30%的概率,银行岂不是就赔钱了,这概率也不顶用啊。

从单笔贷款看,你说的没错。问题是银行的借款人不只老王、老李两人,而是有千千万万的老王和老李,根据著名的大数定律,这千千万万的老王和老李,加在一起,总体上一定是符合这个概率的。因此,只要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根据风险定价,借款人只要愿意接受银行开出的利率,就不会存在借不到钱的情况。顺便说一下,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理性人假设就是这么假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