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理论分析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上转型并不容易,就如娱乐圈里歌星转为影星或者影星转歌星一样困难。尤其对于我国而言,货币政策的价格调控是希望通过调控基础货币的利率,进而间接影响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利率。这个调控过程的前提是银行拥有存款和贷款利率的自主决定权,这被称为“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一点可以看看国际上成功实现利率市场化的例子。作为金融市场最发达的美国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利率自由化,它也经历了由利率管制到利率自由化的过程。美国对银行存款的利率限制是大萧条的产物,其《1933年银行法》规定,银行不得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并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设置利率上限,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Q条例。此后,美国进一步降低了存款利率上限,并扩大了Q条例适用的范围。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通胀的节节攀升,市场名义利率远超存款利率上限,在银行存款意味着负收益,资金大量从银行体系流入货币市场,造成“金融脱媒”。鉴于此,美国开始着手推动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过程不是没有风险。取消存款利率限制,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为了吸收公众存款就会竞相提高存款利率,进而大大增加银行的成本。在负债端(存款)支付的利息相对刚性,在资产端(贷款、债券)收益则相对不稳定,一旦受到冲击,可能导致银行资不抵债。美国取消利率管制后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金融风险事件,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储贷危机导致1000多家储蓄机构倒闭,涉及总资产超过500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1.5%),给美国政府和纳税人带来的损失超过1600亿美元。不仅美国,其他各国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也都出现了金融机构大量破产的情况,有的国家甚至不得不被迫停止利率市场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