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失去自我的方式融入群体,我们就会像一锅粥,每个人都失去了个性、独特性和完整性。
——【极简便签】
读大学的时候,我就是一个不太喜欢热闹的人,经常会跑到图书馆里躲清静。但有些时候,我却躲不过去,那就是舍友生日。寿星要请客吃饭,大家礼尚往来,都得为她准备一份小礼物。价格并不算贵,几十块钱而已,但我内心并不喜欢这样的互动方式。
碍于面子,每次我都应邀参加了。席间,聊的话题没有太多的营养,偶尔我会走神,觉得这两三个小时,还不如去看场奥斯卡的电影,起码也是精神食粮。现在的我,能够理解自己当时的想法:既然住在同一个寝室,就要努力跟室友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有利于“生存”。所以,宁肯牺牲点自己的偏好和感受,也要尽量做到合群。
终于,熬到了毕业,再不用给舍友过生日了。可是,这样的聚会邀请却依然不间断。偶尔,会有舍友在群里组织春游、秋游、BBQ,我如约参加了一两次,大概就是每个人缴纳一定的活动经费,多退少补。整个聚会的过程,和上学时没有太大的差别,相互聊得无非还是谁家的衣服、谁家的饭菜、谁家的男友,没有一个是我感兴趣的话题。
再后来,我开始回绝这样的应邀,也终于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心声了。
起初,关系相对较亲近的同学会劝解我,说好久不见一起聚聚,联络感情。我也没有再隐瞒,如实告知:“我平时的工作很累,休息的时候就想陪陪家里人,或者安静地待会儿。大家有聚会时都想着我,我很感谢,但也希望各位理解我。”
每个人都有必要去合群,但不是要合所有的群。为了合群而委屈自己,违背意愿去参与某些社交活动,无异于把生活和自我的掌控权,都交与了他人。更何况,生活和工作本身已有一连串让自己感到疲惫的问题,好不容易留下的休息时间,真的不应该再被那些内心不喜欢的社交霸占。如果我那样做了,也许能换得他人的一句认同,但我却没有做到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