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思考 有较真的必要吗?
进入夏季后,天气时雨时阴,道路湿滑,人的情绪也不太好。周一早晨,上班、上学、买菜的人很多,道路十分拥挤,一位中年男人,不小心自行车轱辘一滑,摔倒在地上;紧接着,又有一个买菜的老太太也摔倒在地。
小豆和同事目睹了这一幕,同事随口说了一句:“这下糟了,俗话说——“男摔阴,女摔晴,老太太摔了下连阴”,最近怕是都没有好天气了!”
小豆梗着脖子,一本正经地说:“你这话有两点不符合逻辑:第一,是男的先摔的,老太太后摔的,究竟是以先摔为准还是以后摔为准?第二,男摔阴,女摔晴,老太太难道不是女性吗?为什么要把她单独列出来?”
同事摇摇头:“我就随口一说,你这不是较真吗?”
小豆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同事念叨的那句“俗语”中确实存在一些逻辑问题。当然了,同事也未必不知道,只是结合当时的情境表达一下自己对连续多日阴雨天的感慨。然而,小豆却一本正经地去纠正对方言语中的逻辑错误,活生生地演绎了一出“尬聊”。
借由这个故事,想说一说辩论中与“较真”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概念是逻辑学中最基本的元素,只有明确概念,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与思考,所以使用语词要注意精确性。但是,这种精确性的要求并不是绝对的,也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要的。
较真诡辩
如果总是在不必要精确的地方吹毛求疵,做出似是而非的议论,就叫精确法诡辩。
精确法诡辩有多种表现形式,常见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三种:
〇对习惯用语吹毛求疵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惯用语,在中国除了习惯语以外,还有歇后语、成语等,这些都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大家一直这样用,且形成了固定意义,对其组织形式很少有人去究其精确性,也没必要这样做。可是,有些诡辩者或故意较真的人,却会揪着这些习惯用语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