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梦者确实知道梦的意义
这里有个弗洛伊德研究精神分析的模型。“有个人说,我对某事又发憷了。’其他人便问,‘你指的是什么事?’那个人又说:‘不,是我讲错了。’其他人又追问:‘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个人立即回答说:‘我本想说那是一件龌龊的事,但是制止了自己,换了一种较为温和的说法。”’弗洛伊德说,精神分析的技术就是想在可能的范围内,让梦者解答他们自己的问题。因为,梦者是对梦中的内容及其可能引起梦境的事件最了解的人,因此研究者在分析一个梦之前,应首先听一听梦者是如何解析他们自己的梦的。
弗洛伊德认为,就这种语言的过失而言,在梦的实际研究工作中“有许多实例可以应用这个方法”,然而也有“许多例子,受质问者并不愿答复任何的问题,而且在听到别人代为答复时,还愤怒地加以驳斥”。弗洛伊德说,在梦的解析中前一种方法似乎是完全缺乏的,梦者常常推说自己对于此事一无所知。然而,弗洛伊德坚信,梦者确实是明白自己梦的意义的,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明白,就以为自己一无所知。
2.梦意念的联想
当研究者问梦者对于梦有什么意见时,在他说出他的解释后,你能够确定他所说的有关于梦的第一个联想就是我们所真正需要的解释吗?也或许他根本就没有什么联想,或者只有上帝才知道他的联想是什么?因此,弗洛伊德认为,在这方面作为研究者便需要更多的判断力而不是期望梦者正确的机率。因为,梦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舌误,它是由许多的元素组成的。那么如果我们把梦分解成诸多的元素,这样每一元素与舌误就有了相似之处了。然而,当研究者在问到梦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元素时,梦者往往会回答说,他没有任何的意念。弗洛伊德认为,在某些例子中这样的回答还是可能接受的。但是,当梦者被问到关于整个梦的意象时,他如果还是说没有任何的意象,这时研究者们就要反驳他了,并且让他尽量做出一些答复,对他说应当总是有一些意象的。结果也没有让研究者们失望,梦者往往会有一两个联想。弗洛伊德说,在梦者的联想中,发生在梦者过去的经验尤其容易被梦者联想起来。梦者会说,“那是发生在昨天的事了,”或者说,“它使我想起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由此可见,梦者关于梦的联想常常与前一天发生的事情有着联系。这是研究者们早先便已经预料到的。更有趣的是,梦者还能够以此为起点,记起发生在前一天以前的事情,甚至可能追忆到以前更遥远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