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冷遇在人生之中是难免的,关键是要有好对策。
求人办事时,受到冷遇是很常见的。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或拂袖而去或纠缠不休或怀恨在心。有这样的反应也是正常的。但如一概而论,则有时就会因小失大,从而影响办事效果。因此,了解冷遇的具体情况再作不同的反应,是十分必要的。
若按遭冷遇的成因而分,不外三种情况:
一是自感性冷遇,即估计过高,对方未能使自己满意而感到冷落。
二是无意性冷遇,即对方考虑不周,顾此失彼,使人受冷落。
三是蓄意性冷遇,即对方存心慢待,使人难堪。
当你被冷落时,要首先区别情况,弄清原因,然后再采取适合的对策。
对于自感性冷遇,自己应反躬自省,进行心理调节,实事求是地看待彼此关系,避免猜度和嫉恨于人。常常有这种情况,在准备求人之前,自以为对方会以热情接待,可是到现场却发觉,对方并没有这样做。这时,心里就容易产生一种失落感。
其实,这种冷遇感是自己对彼此关系估计过高,期望太大而形成的。应该说,这种冷遇是“假”冷遇,非“真”冷遇。如遇到这种情况,应自己检点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期望值,使之适应彼此双方。这样就会使自己的心理恢复平稳,心安而理得,除去不必要的烦恼。
有位青年到多年不见面的一同事家去探望。这位同事如今已是商界的实力人物,每天造访他的人很多,十分疲劳。因此,对来家的客人,只要是一般关系的,一律不冷不热待之。这位青年此前一心想会受到热情款待,不料遇到的是不冷不热,心里顿时有一种被轻慢的感觉,认为此人太不够朋友,小坐片刻便借故离去。他愤愤然决心再不与之交往。后来才知道,这是此人在家待客的方针并非针对哪个人的。他再一想,自己并未与人家有过深交,自感冷落,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于是又改变了想法,并采取主动姿态与之交往,反而促进了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