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私学是中国私立大学与官办大学的共同发源,最开始也就是私塾。我的外公生前也教过私塾,据他的经验,教私塾是最舒服的一种教书生活,因为很自由。中国的学校从私塾到书院,再到大学,失去了最宝贵的自由交流。
一进孔子的门就是一个很宽敞的大坝子,里面是一排一排的长条石桌石凳,孔子在这里给学生讲课。露天学习其乐无穷,同时石制的课桌板凳也不怕雨淋,老夫子此举又节约成本,又受学生欢迎,非常不错。夏天还可以在上面躺着乘凉。当孔鲤还是个婴儿时,孔子就抱着婴儿坐在石桌子上教他学说话。
院子的左右两边是厢房,也就是学生宿舍。斯文点的学生住宅东边,以颜回为首;粗鲁一点的学生住西边,以子路为首。东厢房紧挨着厨房,孔子有时来兴趣了亲自下厨,教学生们老子讲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当然也教他讲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前面院子是学堂,后面院子就是孔子起居的地方。孔子的夫人操劳家务带孩子,孔子在里屋看书。如果有学生进来请教,一定会轻轻的,不是怕打扰,孔子看书时准也打扰不了,而是畏惧孔子威严。孔子身材高大,是个标准的山东大汉。大汉现在成老汉了,更加威严。想象一个威风凛凛的老头子坐在你面前看书,当然没人敢随便打扰。后来关羽学孔子,一样的北方大汉,一样的灯下看书,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尊活神。但关羽太威煞,不如孔子有亲和力。孔子看书时不摸胡子,渎到会心处常常面带微笑,因此弟子们其实是不怕他的。
孔子的房间很乱,尤其是在他编《诗经》的那一阵子,满桌满地满床满枕都是资料;还到处散放着牛皮绳。牛皮绳是用来编书的,《史记》中说孔子“韦编三绝”,“韦”就是这种牛皮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