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嘉诚看来,一个投资人只有把钱用在别人身上,贡献给民众,才是最高明的“投资”手段,才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
1978年9月底,李嘉诚作为港澳观礼团的成员,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典礼。这是李嘉诚有生以来,第一次来到祖国首都,也是他逃避战乱远走他乡38年来,第一次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
那时的李嘉诚,已经是香港颇有名气的实业家,正处于迈上香港巨富“三级跳”的助跑阶段。但是,除了有关官员,北京没有谁知道李嘉诚,就连香港商界泰斗包玉刚,当时也鲜为人知。这样也好,可以自由自在地观光游览,不像现在,只要李嘉诚一出现在公众场合,就会被记者围得水泄不通。
时值10年动乱结束不久,李嘉诚对往昔的传闻记忆犹新。他告诫自己,到了北京,千万得谨慎小心,不可对政治妄加议论。他特地为自己赶制了一件中山装,他不想穿得太显眼。
李嘉诚急需了解祖国内地,内地也需要了解这些在海外建功立业的游子。观礼团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游览了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十三陵、长城。正值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李嘉诚从首都人的精神面貌上,预感到中国将会发生巨变。与此同时,他又从街景、车流、人们的服饰等表层现象,看出内地的贫穷落后。首都如此,乡村就更不用谈。过去,他透过传媒,对内地贫困并不陌生,但现在亲眼目睹,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我该为祖国为家乡做些什么?这一问题时时萦绕在他的心中。
这年年底,李嘉诚从家乡的来信中,获悉潮州有很多返城的“黑户”,或露宿街头,或挤在临时搭起的矮棚笼屋栖身。李嘉诚深感不安,马上复函至家乡政府,提出捐建“群众公寓”,以缓解房荒之急。
幼时,李嘉诚随父读过杜甫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开颜”。在香港,他承建的楼宇近千万平方英尺,却不敢将自己的行为与杜甫的诗联系在一起,因为那是出于商业利益。捐建群众公寓,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荒,但也算是为家乡父老尽了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