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十九、卫道圣相治家典范

字体:16+-

——清朝篱笆曾国潘

曾国藩是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引人注目而又颇有争议的人物。曾国藩在世时,就兼有“中兴第一名臣”的桂冠和“曾剃头”、“曾屠夫”、“卖国贼”的徽号。青年毛泽东从治学、修身、事功三个方面对曾国藩作出了肯定的评价。并且注意到三者的相互联系,认为曾国藩后期的事功,是其早期博学的必然结果。

【曾国藩小传】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省湘乡人,生于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其家世代务农,祖父曾玉屏时常肩着锄头,开田种地,喂养猪禽,颇能料理家务。虽没有什么文化,但社会阅历十分丰富。因其持家有方,曾家也渐渐富裕起来。曾国藩自小就很崇敬他的祖父。父亲曾麟书,苦心攻读,前后应试十七次,到四十三岁时才考上了秀才,总算成为一名下级绅士,在乡里教书为生。曾麟书曾就其家家风拟成一联,令曾国藩抄贴堂中:

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曾家的确可称得上是一派田园风光。曾国藩是曾家长子,自小就被家里寄予,厚望。六岁时即入私塾读书,八岁时随父学五经,作八股文,十四岁时赴长沙应童子试,成绩颇佳。

后继续《周礼》、《仪礼》、《史记》诸书的学习。二十岁时到衡阳师从名儒汪觉庵学习一年。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曾国藩考取秀才,时年二十二岁。两年后他就学于长沙著名学府——岳麓书院,其诗文颇受书院欧阳坦斋的赏识,以为早晚必成大器。1834年应乡试中举人。次年入京会试不中,乃作江南之游。在金陵借资购得二十三史,回家后日夜攻读。

二十八岁(道光十八年-1838年)时,曾国藩再进京会试中进士,终于由农家子跻身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