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赵士?
在一个宗法社会里,辈分是很重要的,辈分高的会有一种优越感,人们互相谩骂和调侃时也常常要在辈分上讨便宜。刘邦当了皇帝,已是权倾天下、操纵生杀,但开口还喜欢自称“而公”,也就是你老子的意思。他当然并不真的是人家的老子,如果真的是,那人倒也不吃亏,因为一旦攀上了皇室血统,即使日后不能当皇帝,也会成为宗室。宗室就是与皇帝同一祖先的宗族,通俗一点说,就是皇帝的本家,或者说,是人们经常说的皇亲国戚中的“皇亲”。“皇亲”和“国戚”之间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族内之人为亲,族外之人为戚,因此又有“外戚”的说法。只有同姓之人才有可能是“亲”。这个“本家”或“皇亲”的含金量毋庸置疑,一荣俱荣也在情理之中。都说宰相家人七品官,更不用说皇帝的本家了,因为有“家天下”作为背景,家与国的联系最为紧密直接的,莫过于宗室。所谓天潢贵胄即相当于铁杆庄稼,那是足够几代人躺在上面受用的。
但宗室享有的也只是俸禄、官爵和光环而已,并没有多少政治运作的实际权力。戏剧舞台上有不少宋代宗室的形象,其代表人物就是那个外圆内方、极富于政治智慧的八贤王,给人的印象似乎在政坛上有相当的话语权,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只要他老人家一出场,立马就能摆平,连皇帝也要买他几分账的。但舞台上的戏说并不能当真,据说宋太祖赵匡胤曾把“同姓可封王不拜相”的家法载诸太庙,以防宗室之尊与相权之重相结合,构成对君权的威胁。这或许是吸取了李唐王朝的教训。唐代不仅在政权中广泛起用宗室,而且还委以高官,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上是相当少见的,其中至少有十三名宗室官至宰相,《新唐书》甚至还专门分立《宗室宰相传》。这些人的是非功过一言难尽,但其中至少有一个人差点要了李唐王朝的命,他就是因其为人而产生了“口蜜腹剑”这个成语、又因其招致安禄山叛乱而声名狼藉的李林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