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尼姑那些事儿
中国的史书向来崇尚雅正,涉笔所及,无非军国大事、礼仪盛典、帝王巡幸、官场沉浮,堂皇得有如空话连篇的贺辞,没有一丝烟火气的。但在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绍兴十二年的五月却弥漫着一股铜臭味,这个月的好多事情都是与钱有关的——花钱、筹钱、捐钱、挣钱。而该月的头三天发生的三件事,竟全都绕不开那句不大好听的俗语:棺材里伸手——死要钱。
先说初三的这件事。
金熙宗完颜亶生日,朝廷要派人去送礼。“人情急似债,顶着锅盖卖。”今年是宋金和议签署后的第一年,这个头一定要开好,人情也不能轻。这次准备的礼品有:“金茶器千两,银酒器万两,锦绮千匹。”别看这份礼单写起来轻飘飘的,其实分量很重,按照当时金、银和绢的比价换算下来,大致相当于每年对金岁贡的十分之一。完颜亶的生日是七月初七,但使者带着礼品颠颠簸簸地北上,在路上要走两个月,所以现在就得启程。宋王朝作为大金国的臣子。逢年过节都要给人家送礼的,但大礼一年只有两次,一次是过年,一次是金主生日。人家草原民族性格粗豪,只讲实惠,不喜欢繁文缛节那一套,前些时带信来说,生日礼品就不要专程送了,到过年的时候一并打包进呈,省得你们屁颠屁颠地跑来跑去。当初你们对辽国是这样处理的,现在我们也认可原先的潜规则,简约而不简单,大家都省心。但官家是个礼数很周全的人,坚持每节必送。他觉得既然签了和约,双方就是亲戚了,亲戚之间还是要多走动的好,关系是走出来的,那怎么叫“走关系”呢?礼多人不怪嘛。
这个“礼多人不怪”倒是实情,官家怕的就是人家一个“怪”字,特别是现在这个时候。根据宋金和议,金国将送回他的生母韦太后、还有徽宗等三人的梓宫。早在一个月前,官家已发表信安郡王孟忠厚为迎护梓宫礼仪使,参知政事王次翁为奉迎两宫礼仪使,这两拨人马已经北上。而太后那边也开始从原先的囚禁地五国城向上京会宁府出发。这时候自己一定要特别的低调,特别地装孙子,特别的诚惶诚恐,让人家即使想从鸡蛋里面挑骨头骨头里面挑鸡蛋也无从下手,不至于再生出波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