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陆游《剑南诗稿》(卷七十八)
“功夫在诗外”,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给他儿子传授写诗经验时写的一首诗中的一句。寥寥5个字,内涵却十分丰富。全诗的大意是,自己年轻时代写诗的时候,一味追求句式工整、文辞华美,总是在字句上下功夫。到中年以后始有所悟,真要写出好诗,不能就诗论诗,而要有更深的学问、更多的实践,作诗的功夫在于诗外的力量。
陆放翁这句诗不仅对于作诗,对于我们公文写作同样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不是吗?构思、起草、修改,我们的态度不可谓不认真,思考不可谓不深入,谋篇布局不可谓不严谨,遣词造句不可谓不规范,但多少次,我们为知识贫乏而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多少次,我们因视野不宽而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多少次,我们因经验不足而始悟“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少次,我们因素材不足、情况不明而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切,可以说都与“诗外功夫”不足有很大关系。甚至还可以说,一些文秘人员之所以跳不出“为文而文”的小圈子,起草的文稿之所以虚华空泛、缺少实用价值,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文字功底不行,而是缺少“诗外功夫”的历练。
“诗外功夫”包括的范围很广,书本知识、实践经验,眼界、见识、悟性,理解和应变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一切与写作有关的、有助于提高写作质量的东西,都是需要我们苦练的“功夫”。练就“诗外”十八般“武艺”,我们就能轻松驾驭文字,闯过道道难关,不断进入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