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时离开稿子发挥,是领导讲话中的常见现象。它虽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脱稿讲话,但实际上也是暂时的、部分的脱稿,所以也需要认真对待。恰到好处的脱稿能使讲话更生动、更完整,让听众更感兴趣。
半脱稿通常出于以下情况:有时因为有关内容带有一定的机密性、敏感性,比如对某事、某人的看法,对时政、形势的初步分析预测,内心的某种真实想法,作为一种补充,但不便付诸文字,脱稿时还特别提醒一句“大家听就是了,不用记”,以防在更大范围扩散;有时是就某个观点举例印证,或正面典型,或反面例子,或人文掌故,或历史经验,为防篇幅太长而不写进稿子,只口头表达;有时是担心听众对某个要求、某个道理听不明白,作口头解释;有时是觉得念稿子念得太沉闷,把部分书面语变成口头语来表达,等等。无论出于哪种情况,脱稿发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要紧扣主题和观点,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毫无疑问,脱稿发挥必须按照原稿中的主题和观点来展开,这样才能起到补充、帮衬的作用。比如,讲到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可以引用某个典型案例加以说明,使听众从活生生的事实中受到教育和警示;讲到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可以引用有关数据对比和成功个案来加以阐释,让听众从中意识到不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就没有出路。这样的脱稿发挥才是合理的、得当的。但有的脱稿发挥变成了离题发挥,想到哪儿讲到哪儿,像断线的风筝一样,离主题和观点越来越远,听众越听越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我从前见过一位领导同志就是这样,他特别喜欢脱稿发挥,每念几句就摘下眼镜,点上一支烟,然后吞云吐雾、海阔天空地发挥下去,一会儿讲故事,一会儿说笑话,有时连他自己都弄不清讲到哪儿去了,还问大家:“喂,我刚才念到哪里啦?”引得台下哄堂大笑。这样就显得极不严肃,不仅拉长会议时间,使听众烦不胜烦,更重要的是使讲话变得文不对题、杂乱无章,起不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