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陈从周说园

贫女巧梳头——谈中国园林

字体:16+-

近几年来世界上掀起了中国园林热,从一九七八年冬,我去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筹建“明轩”开始,海外不断地出现了中国园林,这说明了世界上的人对中国文化的爱好,这是值得欣慰的事。但是中国园林在现今时代抱什么态度来对待呢?有的是全部照搬的古典主义者,也有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者。继承也好革新也好,看来都不够全面。我认为继承与革新两者并不矛盾,没有继承,何言革新,述古可以为今,继往可以开来,盲目的搬移,彻底的否定,也并不是发展的道路。那么中国园林有些什么可继承呢?

一种文化的形成,并不是无本之木,园林应该属于文化范畴,非土木绿化之事,它属于上层建筑,反映了一定的意识形态,由此而产生了园林创作。

中国园林首重意境,即所谓诗情画意,这种诗情画意,与中国的哲学美学文学思想是分不开的,亦就是说园林的设计者有这种思想感情,才能创造出他理想的园林,思想感情变了,爱好有了差异,当然园林产生的意境自然也不同了。中国园林的那种闲适幽雅,并寓之以德的(就是以园林怡情养性,进行品德教育)超世脱俗的情调,也许可说是主导思想吧!因为要表达这种境界,当然要用许多手法,唐代的白居易在庐山之麓建草堂,以山为借景,尽收眼底,这种巧妙的手法,到明末计成将其总结了出来,可见古人是一直沿用的了。这说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将永远为人们所应用。“风水学”中的“靠山”“照山”,亦是借景之别称而已。它不仅在造园与造景上已成为准则,而且在城市规划与居住区设计中也不能忽视。由借景而产生的选址问题、布局问题,都是分不开的,所谓大处着眼、全局观点、因地制宜,运用得好,气势神韵皆出,帝王之都,名园之基,无不首先重视借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