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春节过后,孩子本来高高兴兴去上学的,结果回来一脸不高兴。原来,和几个小伙伴碰头以后,大家互相一攀比,孩子发现自己的压岁钱是最少的,所以很不高兴。我很恼火,因为送孩子进这所重点高中是去好好学习的,不是去比谁收到的红包多。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很严重,但不知道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她,所以特意请教尚老师。
A:
到了青春期,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有了竞争的心态。几乎所有青少年涉足的领域都存在各种类型的竞争和较劲。赢了,觉得自己有面子,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而输了的那方则心生不平,总想找个机会扳回来。如果是积极意义上的竞争还好,而最令家长头疼的问题莫过于有些孩子热衷于比较消费、比较派头和面子。一些家长在向青少年心理咨询师讨教教育孩子的方法时,常常抱怨和指责孩子太喜欢比较,虚荣心过强。家长们总是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那么爱慕虚荣,甚至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大发雷霆,从教育的角度上看,孩子变得喜欢攀比,却与家长本身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息息相关。
不少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就灌输了攀比竞争的思想,既然学习成绩要比,行为举止要比,那么,为什么物质生活不能比呢?这对世界观还没健全的青少年来说,很难想明白。所以家长要从这个思潮根源上做好工作。除此之外,浮躁的社会风气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认为,要想让孩子的虚荣心得以收敛,有五个关键点需要家长给孩子阐述清楚。
第一不要盲目攀比。人活在世上都想风风光光,但是,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比较是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通过比较,我们能获得一些优越感,能更好地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生活。然而比较要得法,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就如同游在水里的鱼儿和翱翔天空的老鹰,就完全没有可比性。同理,自己的家庭是普通工薪家庭,但同学父母是做生意的商人,如果非要在金钱上面比较,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愉快?知己知彼后,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减低,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