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年前,20世纪50年代,北京前门一共有三家书店。那时候,家住前门楼子边上,我常去这三家书店。
两家在前门大街上,其中一家在路西,大栅栏口的南面一点儿。这是一座西式的小洋楼,门口不大,有几层高高的石台阶,一层被改造成了书店,主打科技类图书,兼卖社科类,全部开架。店里幽暗,白天也得开灯。另一家在路东,稍微往南再走一点儿,中式平房,开间比前面那家书店大些。这是一家专营旧书的书店,其规模虽赶不上东安市场、西单商场、西四、隆福寺和琉璃厂几家老牌的旧书店,在前门一带却是唯一一家旧书店。第三家书店,在大栅栏里面,路北,紧靠庆乐戏院。这家冠名为“新华书店”,在前门三家书店里占地最大,卖新书,品种齐全。
小时候,我常去这三家书店,买书不多,主要看“蹭书”。任凭你站在书架前翻书,看书,就是在那里看上一整天书,店员也不会赶你。1974年,我从北大荒插队的地方重回北京,还常常到这三家书店闲逛,还是主要看“蹭书”。那时候,在前门大街的东侧,正对着北面高台阶的书店,在普兰德洗衣店旁边,又新开张一家书店,专门卖儿童书籍。前门大街上这三家书店,一直经营到二十一世纪初,我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还曾经到那里去买过厚厚的一本《少年百科辞典》。
很难想象,一条商业街上,会没有几家书店,就像现在的商业街上不会没有一两家星巴克咖啡馆一样,都是属于时代的风尚。那时候的书店,我不大懂得是怎么赚钱,只觉得它们好像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而且,觉得它们遵从着孔夫子有教无类的传统,对于如我这样贫穷人家的孩子,给予最大的宽容和礼遇,让我看了那么多的“蹭书”。
小时候,我在大栅栏的新华书店唯一一次买过的《李白诗选》《杜甫诗选》《陆游诗选》和《宋词选》四本书,六十年过去了,还保存在身边,纸页泛黄,留有时光流逝的痕迹。从北大荒回到北京,在前门旧书店,花22元钱,抱回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十卷本的《鲁迅全集》。粉碎“四人帮”之后,买的《契诃夫小说全集》的第一卷,还是在前门旧书店(那时它已经不再是旧书店)。《契诃夫小说全集》是一卷卷出版的,断断续续,出了好几年,我一卷卷买,一直买全全套八卷,都是在那里买的。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还在这家书店里翻书时,发现上海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书中收录了我的《母亲》一文,却未和我打过招呼,我给出版社写去一封信,讨要回稿费,并和编辑成了朋友。前门这三家书店,留给我很多难忘的回忆,这些回忆,串联起从童年到晚年悠长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