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间的距离

莫斯科郊外的夜晚

字体:16+-

1986年夏天,我第一次出国,去莫斯科采访友好运动会,很有些兴奋。中学时,受俄罗斯文学影响,契诃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普希金……一个个亲切得犹如隔壁的邻居;“文革”时,还曾写过“要把克里姆林宫的红星重新点亮”的可笑诗句;对莫斯科交织着青春时节的想象与向往。

那一次采访,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尼克莱。

记得到达莫斯科后入住的是红场边的俄罗斯饭店,是当时莫斯科最好的饭店。这里是参加比赛的各国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驻地,记者本应住在另外的地方,不知怎么阴差阳错,我住在了这里。只是办理入住手续麻烦了些,费了好多周折,等我终于拿到入住证件,行李不见了。走进大厅去找,看见一位俄罗斯人手里拿着我的行李,正微笑着等我。

他就是尼克莱,唇上留着醒目的小胡子,会说汉语,交流起来没有障碍。我们很快熟了起来。他年龄和我一般大,黑海人,列宁格勒大学(现在的圣彼得堡大学)毕业,学的就是汉语专业,毕业后先在电台工作,后调到杂志社。这次他是到友好运动会帮忙,不是完全的志愿者,有点儿报酬,每天7个卢布。他对我说,来这里帮忙,可以接触到中国运动员,锻炼自己的汉语,还能够顺便写些关于运动会的通讯稿,每篇有四五十卢布的稿费进账,也算是一举两得。那时,他每月的工资是250卢布,人民币4元钱换1个卢布。

他负责接待各国运动员,没想到会遇见一个中国记者,算是他的半个同行。我们可以说是一见如故。我可以帮他学汉语,还可以介绍他想了解的中国情况。他便投桃报李,采访之余陪我乘船游览莫斯科河、参谒普希金广场、参观博物馆,带我逛遍莫斯科。

人和人的交往,会产生很奇特的感应。萍水相逢,有时候却比耳鬓厮磨常在一起的人印象更深、友情更深,心和心离得更近。在关键时刻,派上意想不到的作用,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