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间的距离

梅岭之恋

字体:16+-

想念梅岭已久。最早的想念,始于五十多年前的中学时代,当我读了陈毅的《梅岭三章》后,梅岭,便幻化成我青春时期一个向往的意象。梅岭古道,特别是关楼那块巨石上雕刻的“梅岭”两个红色大字,如一面旌旗,时常浮现在我眼前,随风猎猎飘动。

美好而壮丽的风景,总是在远方;尚未得见的远方风景,会让青春的心如同一面鼓胀的风帆,充满想象。更何况还有《梅岭三章》这样的诗,还有陈毅这样的英雄。

四年前的秋天,我与梅岭擦肩而过。那天黄昏,从它的山脚处穿隧道到江西,过隧道前,我特意趴在车窗前眺望梅岭:苍绿色的山峰突然密布阴云,狂风袭来,雷雨大作,斜飞的雨点打在车窗上,仿佛是梅岭特地派来的使者,怪罪我没有去拜访它。奇怪的是车子穿过隧道后,另一端却阳光灿烂,回望梅岭,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梅岭阅尽春秋,淡然自若,我不禁想起那句清诗:八面风来山镇定。

这是梅岭留给我的初印象。在我看来,梅岭是一部大书,而非一首小诗;梅岭是一幅油画,而非一帧水粉。

今年初冬,在几位广州朋友的陪伴下,我从广州出发,一路北行,过南雄,终于登上了梅岭。想起四年前在山脚处和它擦肩而过的情景,觉得有些神示般的感应,虽然没有那样疾来的雷雨,却依旧阴云四合,岭南草木的绿色因此更显深沉浓郁,不似烟雨中的江南草木那般水嫩轻浮。我在心里对自己说,登梅岭不像登别的山,你不是来看风景的,而是来感受历史、参拜英雄的。

出现在眼前的古道,让我一步跌入前朝——梅岭的海拔不高,地势却十分险峻,古道能建成格外不易。那种用鹅卵石铺就的斑驳古道虽然经过整修,却依然存有古风;千年风雨侵蚀留下的悠久岁月的皱褶,是历史这部大书镌刻下的痕迹。哪怕梅岭只有这一条古道,也是值得来看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