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涿州寻双塔,秋雨绵绵。它们在涿州博物馆的后面,从博物馆看去,一眼就能先看到南塔。但路不大好走,前面被密麻麻的民居平房所遮掩。问路,一口北京口音的当地人告诉我,往东走一点儿,穿过一条小胡同就能找到了。
这条小胡同叫王字街,很窄,两旁的房子蒜瓣一样紧紧相挨。再往前走,叫塔寺南街,路仍很窄,但两旁有不少豪门大院;尽管是豪门大院,从房屋形状看,像村里人家,乡土味很浓,或者说,隐隐有些暴发户的感觉。铁艺大门紧锁,大红门联高挂,塔尖已经在房顶上不动声色地露出头了。秋雨中,浅灰色的塔,显得更加苍老。这样的古塔,应该出现在红墙碧瓦的寺庙顶尖,或者闪现在苍松翠柏中间,才相适配。如今的古塔,像是沦落风尘之中,曾经闪烁的道袍袈裟,经幡蒲团,都已经黯然失色,甚至不知所终。细雨中斜飞的小鸟,真的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走近古塔,一圈灰色围墙阻挡,一扇对开的铁门锁着,只能从门缝中往里窥看,看不大清。绕着围墙,转到西南角,围墙对面有一户人家,院子往里凹进去一角,站在那里,看得清楚一些:高大的古塔的五级塔身,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将细细秋雨尽情从头顶挥洒下来,宛如天雨霏霏,逆光中,那样清亮。围墙里面有树木葱茏,高高的枝头快要抚摸到塔顶,绿叶婆娑,摇曳在塔身四围,像是为古塔穿上的绿衣,权且替代袈裟。古塔便也借树还魂,做着往昔的旧梦。
围墙上有一架南瓜叶盘绕,绿黄相间,曲线流溢,直垂到地上,委顿在雨水和泥水交织的土路上,有些泥泞不堪,把古塔的旧梦彻底打碎,将遥远的历史拉回到今日的空间。
此为南塔。还有北塔。涿州双塔呈南北直线,相距不过三百米。但如今到南塔去,得穿街走巷,绕好几道弯儿。不过,北塔时不时在路的一侧偶尔露峥嵘的灵光一闪,挑逗似的,很是顽皮,颇似“月亮走我也走”的夜间恍惚迷离景色,让你的心里充满期待。更何况沿路有柿子树和山楂树从两旁的院落里探出头来,红红的山楂和金黄的磨盘柿子垂挂在枝叶间,有不安分的果子噼啪啪落在地上,给一路增添了几分野趣。这在如今许多已经园林化的塔寺景区中难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