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长生果”

第三辑 我的“长生果”

字体:16+-

我的“长生果”[1]

众所周知,人类文明传递有两个最主要的场所:图书馆和课堂。

少年时最迷恋的所在是图书馆,最向往的地方是课堂,这种向往和爱好一直延续到今天,可以说初衷不改。

所以,在记忆的荧屏中,最清晰的人物是为我讲过课的有真才实学的老师,最深刻的就是被老师讲得妙趣横生的课文。

而今,岁月嬗递,马齿渐增,我忘了近年的、眼前的许多事,却忘不了在小学、中学学习的那些年月。

我青少年时代的正式学历是初中毕业。在以往面对媒体的采访时,我无数次地说过“我的大学”“在人间”。

为什么是这样?说来话长,那就长话短说。我想说的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学习的有限时光,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是最能教我常常追忆的美好岁月。初中三年,我深深铭记着所有给我授过课的老师,可谓师恩难忘。在后来成为作家的年月里,我曾以不少篇章写到了我的这些可敬可爱的老师们。

从小学识字起,我便热爱阅读,可在我们那个山头海角的偏远小镇,见到的书非常有限,于是我“贪婪”得“连一片有字的纸头都不放过”;上了初中,我对语文课的热爱有增无减。连续三年我都是语文课代表,参加了好几个课外兴趣小组,最为热情投入的就是语文兴趣小组;除此之外,我还当着学校黑板报的通讯员兼编辑。三年中,最教我兴奋的事,就是写作的“尖角初露”:初二第一学期那年我13岁,在刚创办的县级报纸——《玉环报》上发表了一篇小小说:《小风波》。(发表时,编辑添了“夫妻间的”四字)这一下轰动了全校,而“风波”二字,虽说与当时我们阅读的语文课本中的鲁迅小说《风波》断断不可同日而语,但作品那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就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那样渗入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