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画到江南竹,便想春风燕笋多。”
郑板桥的这两句题画小诗,很是我在河南那些年的心情写照。由春风燕笋联翩想来,我常常忆起故乡楚门的一些习俗,一些深深印在我脑海中的韵味很足的习俗。
嵯峨青黛的玉环山,河海相接的玉环水,哺育了玉环人的子子孙孙。玉环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踪迹,这块沉积着厚重的历史的土地,滋生了丰富的文化,我生长的楚门,在物产的丰富和各种习俗的风采上,尤为全县之首。
每忆及此,我便大有恨不得回到童年的痴想,因了这种痴想,所存的记忆又分外真切而鲜活。
先说“谢年”。
谢年就是“祝福”。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祭祀典礼,富贵人家自不必说,即使是清贫人家,也有“摆两根清水糕也要谢年”的心意。
我记得,谢年时,大都或自备或借好一张朱漆八仙桌,把所备供品一一摆开,那供品,自然是为过年购置的鸡鸭鱼肉:鸡鸭要整只,鱼要鲜活,最好是活蹦乱跳的大鲫鱼。一盘象征“山珍”的金针木耳也不可少,主食是前几日做年糕时特意做好的形似宝塔的一对“糕头”。其中最庞大最隆重的供品,就是称作“福礼”的一只烫熟的大猪头。所以,“买个猪头谢年”,成了那时所有人家的愿望。
谢年的时间并不划一,从黄昏天断黑直到半夜,直至大年初一的黎明。早早晚晚均由各家自己选定。谢年时,红烛高烧,鞭炮大作,噼噼啪啪声中,还会有几声很震耳的“天地两响”。热闹声中,一家之主首先跪在拜榻前,念念有词地合手祝祷,祝祷完后叫过一家大小,依次跪拜行礼,算是全家都得了老天爷的祝福。
谢年是一项很被家乡人重视的祝祷活动,供桌前方,两支燃得通红的大油烛,又很有过大年的隆重。大人们在祝祷时,绝不许孩子随便嬉笑或胡言乱语,这一来,更添了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气氛。幸而谢年过后,接踵而来的一件事,便是长辈们给小辈分“压岁钱”,这时,气氛大变,房院间立刻响彻快乐而喧闹的童音,过年的气氛越发浓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