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三十日,在武英殿举行过登极大典的李自成带着一颗惆怅的心离开了这座他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京师。形势比人强。他的身后,年方7岁的顺治帝福临站在了这座城市里,站在了皇宫面前。毫无疑问,紫禁城以它的威严和形式感传达了汉文化的先进和傲慢。虽然,它最精华的部分皇极殿在战火中被焚毁了,可这座皇宫的气质还在。顺治帝福临置身其间,先在行殿换上了皇帝礼服,然后由百官做先导,从永定门经正阳门、大明门、承天门进入皇宫武英殿,正式举行登极大典。
应该说这是大清王朝的第一次,此后差不多两百七十年时间里,这样的仪式重复了十多次。必须要说明的一点,这是个山寨版的登极大典,是由原崇祯朝的礼部官员仿照明代皇帝登极礼而制定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大清虽然在军事上征服了大明,可在文化层面上,它却不可能征服。作为游牧民族,清国连皇帝的称谓都没有,何来登极大典之类的礼仪呢?所以在文明的交锋中,汉文化毫无疑问显示了它的锋利和有容乃大。
而学习,则成了顺治帝福临抵达汉文明的原动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少年皇帝福临成了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他通读了《春秋》《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汉文化的经典著作,并渐渐有了汉人思维。比如有一次他看《明孝宗实录》,就学以致用,召用了尚书梁清标等人进宫做自己的政治顾问。当然,宴会也是经常举办的,顺治帝福临的宴会是个读书会,他不定期地将学士翰林们邀集到一起,谈古论今,讲古今帝王治世之方,修身之道。如此,顺治的行政文明很快就抵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对汉文明的吸纳过程中,顺治发现科举制真是个好东西。天下人才,尽在一张纸中。由此,在顺治朝,内院的翰林科道臣中有许多新进之士都是他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此外,顺治十七年(1660年),顺治帝还将翻译成满文的《三国志》分发给满族高级干部们阅读,以从中汲取汉文明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