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封 寄诸用明
——正德六年(1511)
得书,足知迩来学力之长,甚喜!君子惟患学业之不修,科第迟速,所不论也。况吾平日所望于贤弟,固有大于此者,不识亦尝有意于此否耶?便中时报知之。
阶、阳[1]诸侄,闻去岁皆出投试,非不喜其年少有志,然私心切不以为然。不幸遂至于得志,岂不误却此生耶!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诸贤侄不以吾言为迂,便当有进步处矣。
书来劝吾仕,吾亦非洁身者,所以汲汲于是,非独以时当敛晦,亦以吾学未成。岁月不待,再过数年,精神益弊,虽欲勉进而有所不能,则将终于无成。皆吾所以势有不容已也。但老祖而下,意皆不悦,今亦岂能决然行之?徒付之浩叹而已!
释读:晦养厚积 潜龙勿用
这封家书,是王阳明写给自己的妻弟诸用明的,勉励他在学业上精进。开篇王阳明便说道:“君子惟患学业之不修,科第迟速,所不论也。”这是王阳明对诸弟和侄子们一向的教法,君子犹道不犹贫,不患无官患无学。王阳明的曾祖王世杰跟学生说:“学者能见得曾点意思,将洒然无入而不自得,爵禄之无动于中,不足言也。”这和王阳明教导弟弟们,是一个路数。不汲汲于功名,而要以圣贤自期。同时,也要能洒脱。所谓“曾点意思”即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高度赞扬这种“无意必”的洒脱,阳明家族里这种超拔洒脱的家风,也是薪火相传。
家书第二段,王阳明跟这位妻弟讲了晦养厚积的重要性。王阳明对少年得志不以为然,觉得未必是好事,把精力耗费在功名上,反而误了一生。开先者谢独早,王阳明更看重的是“培根”。认为人当树立学以成圣的大目标,而要实现大志,则必经一番韬光养晦。常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王阳明能担当大任,正如是也。他入狱时精研《周易》,被贬龙场时突破生死一关,百死千难,最后养出一句“致良知”。王阳明曾多次激动地描述他一口道尽这千古圣学之秘的心情:“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与学者言,费却多少辞说,今幸见此意,一语之下,洞见全体,真是痛快!”也就是说自 37 岁龙场开窍,这“良知”已在他胸口盘桓了,当时已悟到此,只是还差一点,就为了这一点,他先是说“心即理”,后又讲“诚意”,讲“克己省察”“收放心”,讲“知行合一”。大方向、基本路数是一致的,但都不如“致良知”一语之下洞见全体,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方法,又简易精一。而吐出这句光芒万丈的“致良知”,王阳明已 49 岁,十二年的功夫与寻找,谁说不是晦养厚积呢?哲人、作家们一生创作探索,有时也只为“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一句十年得,去繁求简。所有简易通达之学,无不经千锤百炼而来。只此“致良知”一句,我们今人切不可轻易放过或当口头禅似随意玩弄,需着实用功,体证体悟,方不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