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前录李鸿章给哥哥弟弟们的那封信里,只是简要“泣告”了幼弟去世的噩耗和相关大概情况,那么,这封信中就是对其病逝细节、丧事安排、后事处置的一个更详细交代。
从信中对李昭庆临终前细节情况的记述,能够看出其人被疾病折磨得极度痛苦,有生不如死的念头,所谓“烦燥万状,自授疏祷城隍求速死”;也能看出他的迷信,生死求助于神,相信阳间阴世。求死似乎被冥界答应后,他“手足俱动,连云走了走了,取轿马来”,“云莫留我”的那番表现,自然是迷信意识支配下的结果。然而,他最强烈的终究还是求生的欲望,这也是寄望于神灵的恩赐,“谓已往城隍处拜会,据云转达天曹,三日候回信,神以我家积德,己身无罪过,当不即死,请暂回去”云云,岂不就是其强烈求生愿望的最生动反映?这既是出自人的“本能”,自又取决于其个人特定心理状态的支配。所谓“昏晕”之后,“口称对不起老母,余无所恋,但死不瞑目”,说一千道一万,终究还是极不情愿死去。他死就之前曾出现短暂“复苏”,身边人感觉是其“神气最为清爽”的时候,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回光返照”吧?而也正是在这一刻,已被穿上寿衣的他,让把这身衣裳脱下,表演了被“天曹”赐返的那一幕,弄得李鸿章也“方喜为真”,但紧接着就是老弟彻底地气绝身亡了。还有笔记材料记下李鸿章对人述说的幼弟曾“梦见冥王事”,“冥王迎出”,他则“入拜”,“冥王亦拜,皆额触地”。记述者也似有疑惑,说既然这样,那么“冥间行礼,随阳世为转移耶”?很显然,就是把阳世的东西加给“冥间”的呗!李昭庆竟然到阴曹地府能有与阎罗王以头触地对拜的资格,比他在阳世要风光得多呢。
无论如何,像李鸿章信中对幼弟去世过程的这等细致记述,恐怕不是特别多见。这或许能够作为研究人之临终心理的有用资料,再往大一点说,也能作为对当时社会心理中“迷信心理”研究的参考。不要将其临终的迷信表现视为笑料,其实这正符合那个时代国人对疾病、对生死的一般认识水平,与时代条件、社会环境、文化状况、科学水平、医疗条件的制约密不可分。单就医疗条件而言,别说没钱治病的穷苦人家,就是李昭庆这等治病不缺钱的富贵门户,到死他能明白知道个病名吗?若搁今天,是结核是肺癌不很容易地就能说个一清二楚吗?顺便插叙,还有传说,李昭庆一表人才,入都慈禧连续召见,留宫宴游,引起朝中议论,曾国藩也委婉向李鸿章警告,李鸿章查知人议,怕招来大祸,命李昭庆自杀,或说吞金,或说饮毒。这纯粹是一点影儿也没有的胡编乱造,李昭庆死前一年多,曾国藩就去世了;再说,李昭庆一表人才不假,可他哪有与宫中这般亲密接触的机会?其人系病死铁定无疑,在无法医治的情况下,他求助于天曹冥界,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驱使。传统迷信观念的拘囿,在那个时代鲜有人能够冲破。譬如,“阳间阴世”之说就非常普遍和盛行,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意识当中,而外在形式上的“丧礼”仪式,对此也起着“固化”甚至“强化”作用。总之可以说,李昭庆临终的迷信表现,有他具体的“特定性”,但就迷信意识的现实反映而言又绝非特例,有相当程度的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