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李鸿章家书

[释读与评点] 国丧期间述朝恩政情

字体:16+-

李鸿章写此信的时候,正值同治帝丧期,自有若干相应的规矩,譬如信中说到的公文“蓝印”、禁止喜庆宴会等等,还说到“叩谒梓宫”外省请皆不准等情,告知哥哥有的事项由他自酌“通融办理”。朝中仪礼规矩繁杂得很,像李鸿章也未必条条熟悉,信中他不就说到,“前用黄面白折之讹”的事情吗?又与哥哥言及“嗣皇穿孝百日”开印后,所具请安折样式、文字的问题。

信中告知,年前进京后于腊月二十三被召见,并将“召对节略”密抄哥哥过目。此时召见应该是对重臣的特殊礼遇,李鸿章感动于受到皇家厚待,有谓“震动怡、恭之情,悱恻恩礼之谊,足令感泣”。“怡、恭”分别是指怡亲王载敦、恭亲王奕。并且,太后亲自吩咐让他回省过年,在李鸿章看来,“借此可省(京中)无数烦扰”,不过“送席来拜者已纷纷盈门”,还是不能清静。信中述及自京回省(保定)日程,并说到在保定督署过年,“除夕北风狂甚”、“元旦澄静无风”的气象状况。想来在他心中,这是除旧布新的吉兆。信中述及,朝廷简放英桂(字香岩)、沈桂芬(字经笙)分别为满、汉协办大学士,而“两宫”(当然主要是慈禧)“垂帘”理政后“一切举动大慰众望”,举出发遣七名太监,褫革文锡、贵宝两个大臣的事例,说由此“尤见刚断,真所谓匕鬯不惊,措天下于泰山者”。“匕鬯不惊”本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匕”为一种勺子,“鬯”为香酒,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这里自然是说皇家尽管遇到了大的变故,而朝政仍照常有条不紊地进行。信中述说,自己晤见了奕、文祥、宝鋆、沈桂芬、李鸿藻(恭、文、宝、沈、李)等一班军机大臣,看他们“皆有鼓舞奋兴之象,不似春间楚囚相对情景”,似乎今非昔比。只是文祥(博翁)病体难复,让其忧虑;而李鸿藻(字兰荪,或作兰孙)因同治帝去世悲郁引疚,像有“不欲久于其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