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难言之隐,压在我的心底,多年了。
从千里迢迢的北京,回到故乡赤壁的莲花塘刘家,总在寻觅什么。
是家乡的亲人?二叔三叔家的,大姑家的,一直排到七姑、幺姑家的,这些年的联络没有断线儿,大抵知道各家的状况。会面少了,微信却多了,还建了一个群叫“老刘家”,众多兄弟姐妹挤在一个页面,有时候叽叽喳喳热闹得不行,有时候沉寂一阵子没有动静儿,偶尔冒出来三两个,聊上个三两句,或者发三两个表情。逢年过节,亲情满满。疫情一重,群里热度陡升,像体温计的汞柱。惦念叮嘱关心提醒祝福,都是真真切切、暖暖和和的。寻不寻,觅不觅,亲人们都在手机里待着,好像不急。
是儿时的伙伴、同学,“村里的小芳”“同桌的你”?从万古堂小学[1]到赤壁一中,从本村到邻村,老屋任家、新屋任家、月亮湾任家、大塘坝任家、老屋邹家、鸭棚梁家、架桥郑家、好吃丁家[2]、洞里涧刘家、茅山张家、古井陈家、高井畈刘家、畈里杜家、坡里童家、牌里间卢家、羊角湾卢家、塘屋湾宋家,程家湾、费家庄、黄家嘴,山旮旯里,水凼凼边,都有我儿时的伙伴。一块打过架、相过骂[3]、操过打[4]、偷过桃儿的,一道放过牛、砍过柴、抽过笋、游过水的,一同捉过兔、捞过鱼、打过蛇、逮过野物的,还有一起讲过鬼怪故事、交换过小人书、躺在夏夜的竹**数过星星,一起收听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今晚八点半”的。寻不寻,觅不觅,彼此记着、打听着、大概知道,不急于热乎。山路间田埂上马路边,或者某个小酒馆里碰着,一顿亲热之后,东一句西一句长一句短一句地寒暄,到后来便是尬聊了。偶遇心心念念的“小芳”或者“同桌的你”,却是三分羞涩情似在、时过境迁心已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