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白话二十四史

宦官列传

字体:16+-

明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下令废除丞相,严厉限制宦官干政。若干年之后,依靠科举入仕的文官集团越来越强大,又没有丞相进行制衡,而后来继位的皇帝又不如太祖勤政,于是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宦官参政,以制衡文官。发展到后期,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争权夺利,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从而创下了我国历史上宦官专政的最高峰。《明史?宦官列传》共两卷,记载了四十余位宦官的史实,本书选取郑和、刘瑾、魏忠贤为代表。

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约1371—1433年),本姓马,世称三保太监,云南府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人。明朝著名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早年的经历不详,据考证,应该是明太祖征讨云南时,少年郑和被明军俘虏,之后送到皇宫供奉杂役,于是成为太监。

几年后,郑和被调入北平(今北京市)的燕王府,跟随当时还是燕王的明成祖,逐渐获得信任。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役”,郑和立下战功。“靖难之役”结束后,明成祖特意赏赐他姓郑。

明成祖攻克南京(今南京市)时,建文帝不见踪迹,成祖怀疑他逃到了海外,同时也为了彰显大明的国威,下令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1405年六月,郑和带着六十二艘长约140米、宽约60米的大船,装载两万七千八百余人,从苏州府(今苏州市)启航。船队入海,先驶往福建,然后穿过南海前往占城国(今越南中南部)。

此后,继续向爪(zhǎo)哇国(今爪哇岛)航行,恰好遇到此国内战,郑和的船队登陆与当地人贸易,被误认为敌人,一百七十名士兵被杀。愤慨之余,郑和保持理智,没有在这里陷入战争泥潭,而是接受了道歉,事情得到和平解决。

汪洋大海上,海盗十分猖獗,其中以三佛齐国[今巽(xùn)他群岛]的陈祖义最为凶悍。当地华侨向郑和报告此事,郑和派遣使者前去招安,陈祖义假装投降,准备暗中偷袭。郑和识破了他的计谋,发兵剿灭盗贼五千多人,烧毁十艘海盗船,生擒陈祖义等三名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