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濞(公元前215—公元前154年),泗水郡丰县(今徐州市丰县)人,西汉诸侯王,“七国之乱”的发起者。
“七国之乱”的祸首
刘濞是汉高祖的侄子,二十岁跟随高祖征讨淮南王黥(qíng)布。打败黥布后,高祖担心吴地(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民风剽(piào)悍,没有一个勇猛的王来镇服恐怕不行,恰好刘濞剽悍勇猛,便册封他为吴王。
刘濞受封后,高祖召见他说:“看你的相貌有造反之像。大汉建立后五十年,东南方将会有人造反,这个人不会就是你吧?天下同姓都是一家人,希望你要谨言慎行才好!”刘濞吓得急忙磕头说:“不敢,不敢!”
吴国境内有铜矿,刘濞偷偷铸钱,又煮干海水制盐,变得很富足。高祖、吕后统治时期,天下刚刚安定,刘濞还算安分守己。汉文帝登基后,待人宽厚,吴国经过积累,有了一定的实力,刘濞越来越想脱离朝廷的管束。
按照礼制,诸侯王应该入朝觐见皇帝,但刘濞一直不来。后来,刘濞派世子刘贤来到长安(今西安市)。刘贤自幼傲慢无礼,目中无人,他陪同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景帝下棋,下着下着起了争执,情急之下,太子拿起棋盘朝刘贤砸过去,把刘贤砸死了。文帝知道后,狠狠地责备了太子,命人把刘贤的尸首入殓好,送回吴国。刘濞非常生气,说:“天下同姓既然都是一家,葬在长安就好了,何必非要送回吴国来?”他派人把尸体送回长安。自此以后,刘濞对朝廷产生了怨恨。
吴国一天比一天富足,刘濞也一天比一天傲慢,已有不臣之心。当时,很多大臣都建议文帝出兵讨伐,文帝不忍心施加惩罚,还好言好语安慰刘濞,说他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可以不必入朝。刘濞更加骄横。
等到景帝继位,诸侯王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藩。刘濞早有谋反之心,正发愁找不到理由,听说晁错要削藩,马上提出“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派使者游说各位诸侯王说:“这次朝廷的目的恐怕不只要削地,吴王与各位有同样的忧患,希望能彼此联合,共谋大计。”于是,刘濞与楚国、赵国、胶西国、胶东国、(zī)川国、济南国结成了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