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宽梦窄

柳荫絮语

字体:16+-

在市政协举行的茶话会上,一位去春从台湾归来的老先生告诉我,离开营口已经半个世纪了,踏上二十里长街一看,样样都感到熟悉、亲切,又样样觉得生疏、新鲜,触目兴怀,真有隔世之感。

我问他:“故乡风物,哪一样最使您动情呢?”

老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街道两旁的绿柳。”

听了这话我先是一怔,继而有所领悟:先生当日含泪辞别乡关的时候,这座日伪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城市,兵连祸结,疮痍满目,漫空卷着黄尘,遍地泛着白碱,萧索破败得很。而今头白归来,登车人市,首先映人眼帘的便是饱绽着春意的青青垂柳。它们像亲人般笑立在东风里,轻摇着翠发,漫闪着青睐,频频招手致意。又好似无数绿色甲兵,排成长长的仪仗队,等候着远道归来的主人的检阅。五代诗人孙光宪就写过这样的咏柳佳句:“恰似有人长检点,着行排立向春风。”它们隽美的风姿,给游子以归乡的慰藉,给劳人以亲切的慰安,给远方来客以清新的美感和多方面的联想。这一切,自然要使老人心旌摇**,欣然色喜了。

其实,不要说一别五十寒暑的天涯倦客,即使一直生活在市区内的人,当看到那满城新绿时,又何尝不为之动情呢?

提起城市的路树,人们自然会想起福州的如云似盖,根须垂挂的古榕,伊宁的直耸云天,葱葱郁郁的白杨,羊城的红花似锦的英雄树,上海的枝叶扶疏的法国梧桐……这些无疑都是颇饶韵致,多彩多姿的。但是,正如一首民歌中讲的:“天是故乡的蓝,水是故乡的甜,山是故乡的青,月是故乡的圆。”我总觉得,美化、绿化了辽滨之城的行行路柳,是更值得大书而特书的。

一排排的垂柳,清荫翳日,翠带牵风,着实给熙熙攘攘的闹市创造了一种清新秀雅的气氛。特别是营口街头,由于靠海低洼,盐碱度高,莫说参天的林木,就是铺地的绿草,也一向很少。近年随着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市区主要街道两旁全部栽植了翠柳,背后映衬着整齐的楼房,也称得上是“风景如画”。“杨柳非花树,依楼自觉春。”梁元帝萧绎的这两句诗,用在这里倒也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