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宽梦窄

南郭先生与“大锅饭”

字体:16+-

战国时的齐宣王爱听吹竽,每次都要组织三百人的器乐大合奏。有个南郭先生,并不会吹竽,但他看这里有空子可钻,便到齐宣王那里自荐,说他很善于吹竽,愿意为大王效劳。宣王听了自是喜欢不尽,便把他安置在大乐队里,并发给他同其他人一样的薪俸。这样,南郭先生就混在乐队里面跟着凑数。后来宣王死了,他的儿子继位,是为齐湣王。他也爱听吹竽,但与乃父大异其趣,偏偏喜欢听独奏。他把乐队找到眼前,一个一个试吹。这样一来,南郭先生就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溜之乎也”。

宋代文学家、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为《寄刘孝叔》的诗,便借用了这个故事:

平生学问止流俗,众里笙竽谁比数。

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

自从《韩非子》记载了这个“滥竽充数”的故事,两千多年来,南郭先生便一直成为人们嘲笑、揶揄的对象。虽说有点令人难堪,但细究起来倒也怪罪不得他人,确是咎由自取。立身天地之间,总需学一点真实本领。一无所长,整天跟着人家混饭吃,终究不是办法。不会、不懂也罢,有个“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态度也好,偏偏他又不懂装懂,假充内行。这就逃脱不了最后“抱竽出逃”的狼狈下场。

这场闹剧的出现,南郭先生自己当然要负主要责任。可是,如果我们动脑筋想一想,进而追问一下:一个本来不会吹竽的人,为什么竟能轻而易举地混人了宫廷乐队,而且可以装模作样地吹了许多年呢?一个尸位素餐的混饭吃的人,又为什么能够和乐队的其他乐手一样领取薪俸呢?这么一追究,作为组织领导者的齐宣王,就难以辞其咎了。看来,齐宣王好讲排场,但并不真正懂得音乐,无非是逢场作戏、附庸风雅而已。自身不学无术,也就谈不上什么知人之明。由此可以得到启示,要准确地识拔英才,汰除庸才,首先领导者必须是英才,而不是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