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僧寒山写过这样一首诗:
世有一般人,不恶又不善。
不识主人翁,随客处处转。
因循过时光,浑是痴肉脔。
看得出这是为“好好先生”题照的。
关于“好好先生”行为特征的出现,可说是“久矣夫,非一日也”。但“好好先生”一词正式见诸文字,却是始于明人笔记。东汉末年,司马徽由河南迁到湖北的荆州隐居避祸,绝口不谈是非。本来他是以善于品鉴人物、具有知人之明著称的;可是,到了荆州之后,出于种种考虑,却是无论提到谁,他“美恶皆言好”。明人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指出:“今人称好好先生,本此。”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称这种人为“乡愿”或“乡原”。一天,孟轲和他的弟子万章在一起闲谈。万章问起了“乡原”是怎样的一种人,孟轲没有直接答复,而是讲了一些情况。他说:“乡原批评狂放之士说:你为什么志行高远呢?又批评狷介之士说:你为什么落落寡合呢?乡原的主张是,生在这个世界上,为人、做事,只求过得去便行了。”
孟轲的结论是:乡原就是八面玲珑、四下讨好的人。这种人,要指责他,却又举不出大的错误;要责骂他,似乎也没有什么可以责骂的,他只是同流合污。为人好像忠厚老实,行为好像方正廉洁,容易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他也自以为一贯正确。
看来,“乡原”或“好好先生”,并不是为非作歹的坏人,但也不是真正合乎标准的好人。“不恶又不善”,这五个字概括得可算绝妙。
从前面的一些例证和论述来分析,这种人的特点大体有二:一曰圆滑,浑和圆通;二曰因循,得过且过。有个顺口溜形容他们:“头戴安全帽,脚踩西瓜皮,专说模棱话,遇事和稀泥。”对照起来,倒也十分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