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一些年轻教师的课时,经常会看到如此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看见一个学生立即举手了,这位老师就迫不及待地叫这名学生站起来回答,答对了,就接着问下一个问题;如果没答对,老师就补充答案或亲自解答,然后继续进行讲授。当安排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时,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却不能走到每一个学生身边或深人小组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干预其学习状态,观察学生落实问题的真实信息,记录关于学生落实问题准确度的数据。在进行展示分享时,老师便会很盲目地指定学生,可能会出现谁举手就点谁,或指定身边的几个学生,或随意点名的现象。即使用学生的学习作品作为案例,也是目的不清晰地随意选择某几位同学的作品,缺乏典型意义,而不能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课堂暴露的问题,聚焦学习目标和课堂生成的学情,进行精准点评。于是,草草将学生得出的结论直接或者由教师进一步补充后,作为正确答案结束这一学习活动,不考虑没有进行展示分享的学生是否在认真倾听、记录,也没有让更多的学生质疑、补充,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再次展开讨论学习。如此,忽略或掩盖了部分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学习目标没有落实到每个学生那里,不同层次的学生,或吃不饱,或没机会吃,或消化不良。没有反刍知识的时间,缺乏学习思考的过程,过于重视学习结果的产出和学习进度的完成,让部分回答错误或跟不上节奏的学生,在课堂上被这种无视毫不留情地淹没了。
听地理学科刘玉潇老师的一节授课,我却看到了令人满意的现象。课堂情境是从请学生展示《国产乳制品和进口乳制品调查分析报告》开始的,有三名学生到台前进行了分享,其他学生均能做到认真倾听报告内容,老师则站在一边,边认真倾听边环顾教室里的每个学生。老师通过简短点评,便自然导入本节课的课题“欧洲西部的畜牧业”。据课后了解,刘玉潇老师在指导学生做报告时,通过社会问卷调查,将自己的研究精神和方法传给学生;借用数据分析,让学生在课前就“动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加合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