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课堂上,为了收集关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的信息,老师常常会问一些这样的问题“关于……,大家都清楚了吗?”“关于……,同学们明白了吗?”
大家再看看整个教室里面,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学生通常默不作声,表示认同;或者含糊地回答“嗯,是的”。此时,老师往往会说:“好,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
比较好的场面是,会有几个学生慢慢举起手来,老师便像看到了希望之光一般,匆匆叫起一名学生说出问题的答案,并提醒其他学生要记住。课堂活动于是继续进行下去。
“大家都清楚了吗?”“大家都明白了吗?”这类问题属于程序化的问题,答案几乎都是出于被动的“是”。但是部分老师热衷于提此类问题,问了一遍又一遍,答案差不多都是不准确的。
更甚者,经常有老师讲完了某个问题,会不自觉地问一句“是不是?”在课堂的集体环境中,绝大多数这类提问得到的回应只不过是形式而已。不管懂不懂、会不会、是不是,学生通常都会说懂、会、是。此时,我们得到的反馈信息是不可信的。而老师如此提问的目的,也不是真正想停下来收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不过是借助学生的应答来配合自己的教学进度。
有时教师提出问题后,会要求学生举手回答。在小学阶段的课堂上,学生举手的现象很是乐观,但是随着学生进入初中,年级越高,主动举手回答的学生就越少,以至于在一些高中学校的课堂上,我们看不到一个学生举手发言。于是,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师直接点名发言,或干脆自问自答。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并非真心想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提问只是他教学流程中的一个环节。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教师潜意识下的举动能让学生感知到答案的正误。比如老师每每遇到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时,潜意识下就会问:“还有别的答案吗?”“你敢肯定吗?”学生就会感知到答案是错误的。比如当学生回答错误时,老师便眉头紧蹙,摇头,一脸严肃的样子;若有学生说出老师想要的答案,老师便立马将它板书在黑板上。这些潜意识下的举动也不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而是为了得到一个早已预设好的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