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工论的视角和意识的颠倒
如果我们涉入到德国的意识形态的内容里,想从生活出发说明它的颠倒性的话,只要这种生活是处于近代社会结构中的生活,那么我们就必须先对近代社会的结构进行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努力回答了这个问题。所以,《德意志意识形态》超越了德国的意识形态批判这一课题,不仅在唯物史观的确立过程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而且还说明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1]《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意识论进行了如此充分的论述,以至于超出了本章所限定的意识论课题的范围。本章的目的只是按照巴加图利亚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顺序的推定[2],对意识论的深化过程进行简单的描绘。
对意识的颠倒结构的分析,首先是从恩格斯的分工理论视角开始导入的。“自然意识”、“绵羊意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所导致的“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他指出了意识这种观念的独立化:“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3]
马克思也同意分工产生了哲学家这一观点。因为马克思在这里加了一个边注,“与此相适应的是哲学家、僧侣的最初形式”。另外,第一篇第三节的〔72〕的最后的马克思的“备忘录”也明确了这一点。
原文紧接上述内容的是恩格斯针对消灭分工的议论以及恩格斯、马克思对此所作的长篇标注。虽然这里出现了很多关于分工和共产主义的理解,但还不是我们的课题需要讨论的范围。毋宁说,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在这个标注的前后,即〔19〕和〔20〕之间存在不同点这一事实,例如“世界史”的概念首先出现于马克思的标注里,在〔20〕以后恩格斯的叙述里也开始出现。也就是说,这里我们也能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进行过讨论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