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叙述和修辞的传统看法提出真正严重挑战的,首先是罗兰·巴尔特在1966年至1968年发表的三篇论文。其中最重要的是《历史话语》(Le discours de l' histoire)[41];另外两篇分别是:《叙述的结构分析导论》(Introduction a l' analyse structurale des recits)[42],《论实在的效果》(L' Effect du reel)[43]。巴尔特把“话语”定义为“超越句子层次的词语系统”,他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一个哲学家和史学家从未遇到的问题:话语的结构分析应当保留虚构叙述与历史叙述之间的差别吗?换言之,历史在某些重要的可辨别方式上与虚构的叙述确实有区别吗?巴尔特对历史写作进行了形式分析,并通过考虑经典史学家在其话语中能够使自己权威化的那些条件,巴尔特开始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意味着对罗曼·雅克布森(Roman Jakobson)所谓的“转换器”(shifters)的研究:这些手段“保证了从言语到言语行为的转变(反过来也是这样)”。这个公式无疑是相对难理解的或不透明的;但是,巴尔特通过罗列各种层次的转换继续阐述这个问题。首先,经典史学家,如希罗多德和米什莱(Jules Michelet),聆听并把他们听到的东西整合进他们自己的话语。其次是有机组织层次的转换。譬如,史学家常常说,他暂时先离开这个论题,先插入一个其他问题,以及到后面再回到这个问题上,等等;这显然是出于历史话语的文本需要。第三种转换是在起始陈述或前言中提供的。例如,只有等其他文本完成之后,米什莱才写法国史。通过这些转换,巴尔特声称,历史编年的时间被解构了。譬如,马基雅维里能够用一章的篇幅写20年的历史,而在另一章中写几个世纪。直线展开的时间被扭曲了。
巴尔特指出历史学家有隐瞒历史与他们自己主观性相关联的倾向,从而创造出客观性的“关联幻相”,于是历史论证出现了极端相对主义的转向。进而,史学家把自己限制于什么发生过上,不谈什么未发生,什么是不确定的。这样,所谓客观的历史话语就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话语,因为存在着“言语行为的极端审查制度”,以致话语大量回流到言语而无人对言语负责任的地步。显而易见,巴尔特的策略是把主观性看作是历史话语的客观存在,由于史学家隐瞒这种主观性的客观存在,因而使自己陷入了双重的主观性,从而导致极端相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