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世纪中国史学论集(第八卷)

附录 中国史学史研究八十年[1]

字体:16+-

中国史学史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它拥有丰厚的积累,而且至晚在东汉班彪、班固时,已经形成了史学之历史的意识。说它年轻,是因为它作为近代学科之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被明确地提出来进行系统的研究,至今才有大约80年的历史。当然,从学术史的观点来看,这大约80年的历史也是很值得回顾和总结的。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了《新史学》,深刻剖析“中国之旧史”,力倡建立“新史学”。这种要求变革史学的思想所反映出来的史学史意识,把中国古代史学上的史学史意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24年,胡适发表《古史讨论的读后感》一文,认为:“这一件事可算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件极可喜的事,他在中国史学史上的重要一定不亚于丁在君先生们发起的科学与人生观的讨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2]这里,胡适虽然没有具体地谈论“中国史学史”,但这是目前我们所知“中国史学史”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之最早的提出。1926年至1927年,梁启超做《补中国历史研究法》的讲演,在中国史学上率先提出“史学史”是文化专史中的学术思想史之一个分支的观念,就怎样研究和撰写“中国史学史”的问题,发表了具体的、创造性的见解,从而为中国史学上之史学史意识的发展画上了一个句号,也为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和撰述写下了开创性的一页。[3]

总起来说,源远流长的中国史学,行进到20世纪初年,由于社会的变动和学术思潮的影响,逐渐发生变化,至“五四”前后则走上近代学科发展的道路,而中国史学史则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成为一门独立的专史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

一、中国史学史研究之提出的学术背景

关于“中国史学史”提出的学术背景,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新史观的传播,另一方面是学术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