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白寿彝与20世纪中国史学(第九卷)

从梁启超到白寿彝[1]

字体:16+-

——20世纪中国史学家的史学史情结

一、小引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历史,任何学科也都有自己的历史。中国史学作为一种学问、一种工作,或作为一门学科,当然也有自己的历史,这就是中国史学史。

一般说来,人们对于什么是文学史、艺术史、哲学史、科技史等,都容易理解,而对于史学史却不免有点陌生之感。应当承认,各门学科的历史,都有其重要性,都应当受到重视。对于中国史学史来说,这种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一些。这是因为:中国史学史是阐述中国史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问,具体地说,它是探索中华文明进程之记载与撰述的历史。为了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人们要研读中国通史;为了认识中华文明进程是怎样被一代代史学家记载下来,又被一代代史学家撰写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表述生动的历史著作的,人们就要研读中国史学史。读一点中国史学史,必定会有益于人们加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

正因为如此,在20世纪,中国史学家不断凝聚起一个深沉的情结:撰写中国史学史,探索中华文明进程之记载与撰述的历史面貌。为此,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获得了可喜的进展,给20世纪中国学术史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二、撰写中国史学史:梁启超提出的问题

“五四”前后,受西学的影响,许多新学科勃然兴起,各种专史的研究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1926—1927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做“补中国历史研究法”(也称“广中国历史研究法”)的讲演,后经门人记录、整理,以《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为名出版。梁启超在此书的绪论中说道:

本演讲全部组织,可以分为“总论”、“分论”两部。总论注重理论的说明,分论注重专史的研究,其宗旨在使有研究历史兴味的人,对于各种专史知道应该研究并且知道如何研究。旧作所述,极为简单,不过说明一部通史应如何作法而已。此次讲演,较为详细,偏重研究专史如何下手,因为作通史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专史没有做好,通史更做不好。若是各人各做专史的一部分,大家合起来,便做成一部顶好的通史了。此次讲演,既然注重专史,所以又可叫做《各种专史研究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