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年变局

07 演进:现代化的第五层楼

字体:16+-

“世界工厂”称号转移到中国身上,常常被看作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主要标志之一。“世界工厂”一词,实际上是基于“工厂”概念来讨论世界经济格局,即把单个工厂当作最基本的主体来看待全球的生产能力分布。这种角度在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时代毫无疑问是对的,但用来刻画当前的中国则已经有刻舟求剑之嫌。

某种程度上,工厂(factory)已经不适合作为观察当代工业体系的基础单元。factory一词在中古英语中本义是“代理店”,其词义演化成“制造厂”与工业革命有关。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使用机器代替手工来进行生产,使用很多机器的企业被称为factory或manufactory以区别于手工为特征的企业firm(工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大批量生产、大规模制造在工业体系中成为主流,于是大型流水线、大车间之类大规模制造的场景便成为“工厂”意象中的主要部分,这构成当今使用“世界工厂”一词时“工厂”的通常意涵。

在这种意义上,“工厂”是工业体系中的主体,输入原材料和零件,输出制成品;要生产出更多制成品,就要建立更大的工厂。说中国是“世界工厂”意思就是说中国在扮演世界最大工厂的角色,为全球生产工业制成品。这样的视角实际上是在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工业认知来看待当代工业。在这样的视角下,如果按照贸易增加值统计体系的方法来看中国所组装的零部件大量来自进口的事实,那就会产生中国只是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组装厂角色的看法。如果注意到一些新建的组装厂选址出现从中国转向西方国家的迹象的话,就可能得出“制造业回流”、“西方国家正在‘再工业化’”的判断。不过,在当代工业的现实图景下,这种判断需要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