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年变局

第三编 数字之变

字体:16+-

11 人工智能时代人的危机

随着算法将人类挤出就业市场,财富和权利可能会集中在拥有强大算法的极少数精英手中,造成前所未有的社会及政治不平等。——《未来简史》

翻开不同版本的世界近代史,都不难找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破坏机器运动的历史记录。从蒸汽时代开始,机器的进化速度越快,人能感受到的危机就会越强烈,而人对机器的抗争也从未停止。

一、历史视角下的人工智能革命

人工智能正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只言片语很难做到一叶知秋,但每增加一片相关研究的“叶子”,会更有利于接近发展本来的面貌。本章从简要回溯人工智能的历史出发,对目前人工智能主流技术、我国发展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965年4月19日,时任仙童公司半导体工程师的戈登·摩尔在《电子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让集成电路填满更多组件》(Cramming more components onto integrated circuits)的论文,并预言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将每年增加一倍。摩尔后来在20世纪70年代对该规律进行了修正,形成了著名的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回首近半个世纪的技术发展,是一个摩尔定律不断迭代发展的过程。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刚好与摩尔定律契合,技术突飞猛进,回溯我国数字技术的发展历程,成绩、问题与机遇并存。立足未来,本章选取了最近几年发展比较迅猛的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样本,对数字之变进行探讨。

在过去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中,先后经过几次起伏和波折,但不变的是美国占了主导性的地位。从IBM的深蓝系统击败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到谷歌的Alpha Go,基本上最前沿的人工智能进展都源自美国。但是,中国的迅速崛起,使美国有了严重的危机感。下面将从人工智能发展历史及我国的相关发展情况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