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处在气象万千、变化万千的改革开放的时代。省思思想家和文化传统的关系,明辨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和主体内容,对于我们建设现代新型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事实来看,思想家铸造的文化传统,主要是大传统。换言之,思想家建造的文化,是精英文化。无论是文化保守传统、文化变革传统,还是文化批判传统、服务政治的传统,从类别上划分,都属于文化大传统。这种文化大传统,气势恢弘,结构稳定,内容丰富,思想成熟,代表了民族文化成熟的状况;它代代传承,滋润人心,使受其濡染的人具有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它有助于人们价值意识的理性提升,使人们的文化意识有心理上的归属感,促进共同文化的价值观念的凝聚,增强了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自觉性,它促进文化模式的成熟和巩固,使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现实,更加直接;它不仅使整合于文化模式中的各种文化要素获得了传统上的前后承续,而且使由该文化模式决定的新文化体系获得了成熟感和后继可能;它对价值系统起着强化作用,从而使该文化的类型特征更为突出。
可见,文化大传统的铸造,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当认真吸取古代思想家铸造文化大传统的经验,为创建当代中国新型文化传统而竭尽绵薄之力。
历史的经验表明,在创建现代新型文化体系的时候,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文化传统的铸造;同时,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思想家在建构文化传统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有人从解决文化危机的角度出发,呼吁“重建传统”。平心而论,从广义的层面看,这种呼吁不失为明智之举。但是,问题并不仅仅在于“重建传统”,而在于重建什么样的传统,以及由谁来重建传统。如果重建的是现代新儒家式的“返本开新”的传统,是古代重人伦而轻自然的传统,以及存天理去人欲的传统,那就值得考虑。如果传统的重建者不是真正的思想家,而是利欲熏心的政客,或者锱铢必较的商人,以及别的什么心浮气躁的短视之徒,那就简直是一场灾难!我们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应当而且必然会有自己的思想家群体,重建传统的重任,不可避免地要落到他们肩上。如果说(仅仅是“如果”),一时还没有这样一个思想家群体(请注意是“群体”)的话,那么,毫无疑问,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时代必然会造就出这样一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