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哲学省思

2.道德理想与人文意识

字体:16+-

现代新儒家认为,中国文化的旨趣、重心及其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在于其道德理想的超越和人文意识的充实。

何谓道德的理想或曰道德的理想主义?牟宗三疏解道:“理想”的原意根于“道德的心”。“道德的心”,浅显地说,是一种道德感;经典地说,是一种生动活泼怵惕恻隐的仁心。一切言论行动,无论个人的还是社会的,如要成为有价值的或具有理想意义的,皆必须根据“原意”的理想而实践。道德的理想主义,“即孟子之文化生命与德慧生命所印证之‘怵惕恻隐之仁’是也”。“由吾人当下返归于己之主体以亲证此怵惕恻隐之仁,此即为价值之根源,亦即理想之根源。直就此意而曰‘道德的理想主义’。”[143]据此,牟宗三指出,儒家心性之学和个人道德主体,是人的价值意识的来源和依据。能提升价值意识,方能讲文化意识与历史意识,可见,牟宗三是将人类精神的源头和价值领域、文化生命的开拓及其判断尺度,归结于儒家仁学的认同和体悟,这正是其具有偏执情绪的文化情结的显露。

依据上述价值原则,牟宗三认定,以怵惕恻隐之心为基础的“道德的实践”与“道德的理想主义”,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系统之中。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恶恶去恶、好善为善、人禽之辨等思想传统,皆根源于儒家不忍人之心,即所谓仁心。恶的最根本意义就是人心陷于物欲之中,“顺躯壳起念”(王阳明语),只凭生理本能生活。人的心思如顺此**发展下去,则“无穷的罪恶皆从此出,一切皆不能说有价值,有理想”。因此,人只有顺着孔孟儒家所引导的反求诸己的道德的心路迈进,克服一切“顺躯壳起念”的欲念,才有理想价值可言,才能克服陷溺。“依此而言,唯由道德的实践之怵惕恻隐之心处,始能说理想主义。”[144]这是就恶恶去恶方面而言。就好善为善方面而言,则善的根本意义在于从陷溺中超拔出来,而归于那个怵惕恻隐之心本身。善的根源在于人的内心,而不在心之外的任何事物。儒家文化的这种功能,牟宗三认为绝非基督教、佛教以及道家、法家思想所能比拟,所能替代的。因此,他宣称:“我以为在传统的一切思想学术中,只有儒家的文化系统可以作为我们社会实践的指导原则。”[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