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哲学省思

1.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诸说

字体:16+-

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是:(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1]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易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此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还可表述为:(1)天人合一;(2)以人为本;(3)刚健有为;(4)以和为贵。[2]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合与自由”[3]。

有的学者认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5个层面的主要线索、本质与核心,“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4]。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现为: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总起来看,否定对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两者的分裂对抗,这就是中国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这首先表现为人民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精神。同时,在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的斗争中,统治阶级中某些阶层、集团和人物,也积极参加这种斗争。说明在中国统治阶级思想文化传统中,同样有着“酷爱自由”的积极方面。(3)求实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表现。(4)应变精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