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是以人心和人生为观照,以趋善求治为特征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它以道德情感代替宗教信仰,将全民族的宗教迷狂的可能性消弭于无形。宗教神学思想在中国始终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流,中国古代社会从来没有教权高于王权的时代,相反,是王权高于教权、压倒教权。因此,从总体上看,从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来看,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人文主义为内核的。这从下述诸方面可以看得很清楚。
(1)自强不息。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自强不息。
《易传》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
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9]。孔子还认为,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都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才是好学的君子。
从汉代到清代,历时两千年,《易传》的思想深入人心,其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观点,为全社会所接受。不仅对于知识分子,而且对于一般民众也产生了强烈的激励作用。“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10]这段有名的记载,反映了中华民族愈是遭受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如果说,这只是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自强不息、积极有为思想的表现,那么,“人穷志不短”“刀子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等民间俗谚,以及不少人用“自强”作为自己的名字,则反映了自强不息精神的普遍化和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