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学这个视角看它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关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国学文化里面关于精神安顿的一些思想、一些理念、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对于我们建设精神家园有什么关系,有什么意义。我们在“国学”后面加了一个“文化”,是把国学看做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即从文化的角度、文化的层面来看历史上的国学。也就是说,从文化层面、文化观念、文化现象这个意义上来讲,从文化体系、文化系统、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国学文化中有哪些是今天还值得关注的、有助于精神安顿的思想。
(1)关于和谐的思想。
这几年,社会上对和谐的问题关注很多。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该决议的标题是《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引申出关于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很多探讨和思考。由于篇幅关系,这里只谈中国古代国学文化中关于和谐思想的两个理念。这两个理念在某种意义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第一个理念是“和而不同”,这句话出自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66]君子即有德有才者,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这个地位未必就是经济地位或政治地位,而是受到尊敬和爱戴。君子和他人相处时,对待不同的观念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指不同的成分放在一起,而又协调统一。换言之,在一个有多种不同主张的团体中,坚持自己的主张,但不把自己的主张强加给别人,并容许、承认别人的主张的存在,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的状态。就是说,君子追求和谐、坚持和谐,但是不违心地片面追求,而是坚持应该坚持的,同时也承认和允许别人坚持自己应该坚持的。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和”。把不同的东西去掉、不同的观点去掉、不同的人拿掉,只留下和自己观点完全一样的人、事、物,这种做法叫“同”。“和”的特点是不同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同”的特点是一样的要素拼凑在一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同的要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新的协调的状态,这就是“和”。不正确的做法是把简单的东西、完全一样的东西简单拼凑在一起、加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同”。君子坚持“和”而不坚持“同”,即“和而不同”,这是一个基本的文化价值理念。